晉中日報訊 5月5日,在晉中國家農高區千畝制種基地,30余名工人師傅們正在搶抓有利時機,運用有機旱作技術對玉米進行下種,以保證作物正常出苗。
“目前,我們已經完成了1000畝的滴灌改造工程,同步進行土地整備和播種工作。采用有機旱作耕種模式,配合覆膜播種一體機和點播器以及噴灌設施,深翻土地,利用水分有效下種!睍x中國家農高區制種項目負責人郝玉杰說道。
操作員劉升亮說:“以前我們也使用機械化耕種,但是耗費的成本比較大,不像現在這樣一次成型,人力物力節省很多。小麥、玉米、高粱都是可以用這個機械模式來做,節省了很大的成本,特別好!
“此次播種的玉米有三個品種,是晉中市制種企業自主研發并擁有相關專利,成熟后將全部用于制種,此次繁育制種,在晉中國家農高區尚屬首次,繁育成功后,有望滿足我省及周邊30萬畝土地的耕種需求!
據郝玉杰介紹,“這些品種是專門挑選出來的,無論是產量還是抗病、抗倒伏、抗旱表現都很優異,預計畝產(種子)可以達到1000斤!
種子是農業的“芯片”。近年來,晉中國家農高區強化育種攻關,通過引進高科技企業,對優質種子開展繁育。今年,將繼續引進和培育先正達種業、龍生種業、稼祺藜麥種業、生物研究院谷子種業、晉藥堂中藥材種質資源、果樹所玉露香梨育種、保森種養、晉汾白豬種豬、邦農小鎮藍莓種業和山西農大鈣果種業十大種業工程,在“一粒種子”上做大做好文章,為打好種業翻身仗尋求晉中國家農高區的新路徑。
(溫梟)